如何提升武汉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成效?
对此,中共武汉市委党校讲师、经济学博士汤达礼曾在《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成效比较研究及武汉模式设计》一文中展开论述,部分建议如下:
首先是强化领导,建立统筹推进工作机制。
第一,建立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市发改委、经信、科技、财政、统计、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定期研究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制定具体行动计划。结合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发展计划的出台及武汉市发展实际,以3年为一个计划单位,确立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的发展目标、遴选标准、扶持措施等。
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做法,以培育中等规模的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为重点,每年培育300家“小巨人”企业和350家“小巨人”培育企业。
第三,建立市领导对口服务科技“小巨人”企业的工作机制。将科技“小巨人”企业分批次纳入市领导联系对口企业库,实时掌握企业创新发展需求。
其次是加大投入,引导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第一,引导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整合公共财政资源,设立扶持科技“小巨人”研发补贴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一批行业重点“小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第二 ,实施入库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
在具备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国家产业化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加强加大研发力度。
第三,鼓励企业用足用好现有政策。
支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优先支持该类企业申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确保入库企业可充分享受该政策。